想體驗有趣的漁市場拍賣文化 來到台東富岡漁港及新港漁港不能錯過!
魚販買魚為什麼要鑽魚肉?魚市場競標怎麼進行?有趣的魚獲拍賣文化,一次告訴你。 台東瀕臨漁產豐富的太平洋,台東人向來自詡太平洋是「我家的冰箱」 想吃魚就到冰箱拿…. 漁民出海捕魚,返回漁港就會將漁獲就近在漁港的漁市公開拍賣 拍賣過程有趣的地方是在魚販(盤商)希望用最低的價錢買到最好的魚,漁民則想用最高價將標售出去,負責拍賣漁獲的拍賣人員必須很客觀、中立,喊價過程相當微妙,也很有意思。 影片中,一尾體重210公斤的白皮旗魚,拍賣人員從每公斤650元開始喊價,剛開始在場魚販沒人出價,價格一路下滑到500,隨後有魚販示意接,隨即有其他魚販跟進喊價,結果價格又一路飆到601成交,這尾白皮旗魚價格總計超過12萬元,每公斤成交價比多數黑鮪還高。 多數消費者買魚一般都在意魚新不新鮮,如看魚眼是否清澈透亮不混濁?魚腮是否鮮紅?魚體是否有腥臭味?有沒有黏液?魚體是否僵硬等,不會注意肉質。 這部影片中,還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即大家可以看到有多位魚販輪流拿著尖銳的小鑽子,在魚尾巴附近鑽一下,挖取一小塊魚肉,再用手指捏揉魚肉,其實就是在辨識魚的肉質是否細緻、油質是否豐